以下來談談這部新的法律規範了什麼,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黃金區塊如市場壟斷,誰顧消費者權益? 過去NCC針對打破「萬年頻道」的作法,無論是「大區塊化」或是「重排頻道屬性」,都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少數壟斷的問題根本沒有解決,這對許多努力製播及正派經營的業者來說根本不公平,沒有一個公平競爭的遊戲規則,也難怪乎部分頻道經營者礙於現實難以「正常經營」。Photo Credit: 中央社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陳耀祥 NCC應當有所作為,尤其要訂立符合競爭公平及維護權益的市場環境,「萬年頻道」讓「黃金區塊」的市場壟斷現象更嚴重,沒有合理且符合各方利益的收視分潤機制,那麼電視頻道將還更會是「富者恆富、貧者越貧」,至於消費者的權益也難以維護
再以熱點巡邏策略的觀點來說,問題其實不在於「超商有沒有警察巡邏」,而是在於「有沒有建置資料庫,去辨識與評估相對高風險的超商」,後者其實更有賴於企業的職業安全政策跟勞動行政機關的協力。文:蕭仁豪(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會常務理事) 近來因為桃園龜山超商店員被刺案件,為保障超商店員的安全,見警率再度成為重點,但對於目前的政策方向,或許還有待商榷的部分。否則,如果每間超商都是重點,那就會變成疲於奔命、效果不明,而長期下來,會變成警察在當超商保全的詭異結果。例如單就桃園龜山超商這個事件本身來看,偏向偶發事件,可能就不在有效範圍內。不過,在現在相關的討論中,大多集中在如何使用自我保護設備、如何增加保護,但是卻沒有討論到一件事:即使是勸導,其本身其實就帶有風險跟衝突性,那對於這些工作,是否有職業安全指引或風險管理政策也是一大重點。
而不論政策要如何調整,超商店員等協助政策執行的民力,終究不是警察或公務員,本來就沒有義務承擔過高的風險,況且還有「勞工退避權」。Photo Credit: 中央社 這其中也有上下溝通與角色定位的問題,因為在超商事件發生之前,就有勸導相關的糾紛甚至暴力事件發生,其實在職業衛生安全法的概念中,雇主就應該即早彙整相關問題、建立通報制度,甚至在職訓練的調整與購置設備,政府並應依此調整相關政策與因應。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本次跳槽的特斯拉的前工程副總裁,Schwekutsch擁有100多項與車輛設計相關的專利,參與過Tesla Plaid系統的原型設計,並負責為特斯拉、保時捷、寶馬等公司的多款車型生產電力驅動系統。Archer對此表示,Schwekutsch將領導公司的電池和電動機開發工作,這意味著Apple Car將遭到更多挑戰。」 Schwekutsch 週三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CNBC》:「雖然目前汽車產業確實得到進步,但觀察到真正的氣候改革方法,不僅讓汽車永續,航空旅行顯然是改善氣候問題的最大機會。根據蘋果近來的招募訊息來看,該公司也在軟體介面上下足功夫。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延伸閱讀: 日本瞄準下一個黃金產業「電動車」:與台積電合作具有極大國家戰略意義,將左右未來20年的發展 電動皮卡新創Rivian有亞馬遜和福特撐腰,IPO集資近120億美元,挑戰特斯拉領先地位 裕隆全面撤出「中國製造」,回防台灣與鴻海合資開拓電動車市場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其中2018自特斯拉跳槽來到蘋果的高階主管Field,為當時的蘋果電動車計畫帶來鼓舞,但最終仍以失敗收場,此後相繼至少有四名高層管理人員離開。而Kevin Lynch已經是泰坦計畫(電動車)7年以來的第五位高階管理人員,這種流動率在蘋果內部相當罕見。」 目前主掌蘋果電動車計畫的Lynch是一位軟體方面的管理人員,沒有任何的汽車與自動駕駛經驗,當Lynch被選中接管蘋果電動車計畫時,他還在負責Apple Watch操作系統業務。蘋果電動車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至今蘋果仍未對「電動車」發表正式公開資訊,但是它造車的傳聞始終不間斷。
最近幾週,蘋果聘請了沃爾沃汽車(Volvo)的系統專家、戴姆勒卡車(Daimler Trucks)的經理、Karma汽車公司和其他汽車製造商的電池系統工程師、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Cruise LLC的傳感器工程師,針對安全性進行大規模研發。例如,幾乎和電動車計畫同時發起的虛擬實境團隊管理人員,多年下來仍然無任何變動。12月1日傳出,負責蘋果公司自駕電動車計畫的工程主管Michael Schwekutsch跳槽到電動空中出租車新創公司Archer,擔任高級工程副總裁。不過,這先進晶片卻遇到了散熱的問題,目前團隊正著手開發更為複雜的冷卻系統。
Apple Car已經傳聞數年,至今仍然未見到一個影子。不過根據《彭博社》報導,蘋果預計最快於2025年推出「Apple Car」,該計畫又被稱為「泰坦」(Titan),和特斯拉(Tesla)最大的不同是,該款電動車將沒有方向盤、沒有油門踏板的全自動駕駛電動車。
高離職率在蘋果公司相當罕見 日前Field跳槽福特(Ford)後,現由蘋果的技術副總裁兼Apple Watch負責人Kevin Lynch帶領團隊。其中蘋果的汽車晶片是內部最先進的零組件,表示它能夠處理自動駕駛所需的人工智慧。
另一方面,安全性也一直是外界對自動駕駛是否成功的焦點。直到今日,Apple Special Projects Group的工程總監 Michael Schwekutsch也已求去,加入電動空中出租車新創公司Archer,擔任其高級工程副總裁。報導稱蘋果正在深入開發汽車內部的操作界面,同時改善軟體的問題,盼能進一步和iPhone操作系統一樣,擁有更適切的操作體驗。內部參與開發的工程告訴《彭博社》,蘋果正在不斷尋求比特斯拉更強大的保護措施如果你有四個小時做這件事,那麼同樣的任務會突然需要兩倍的時間。然而,當你的收入高過某個水平時,你真的是用健康和快樂來換取微幅的加薪(超時工作通常能使薪水增加六%到十%)。
事實上,這群人之中最具生產力的人,是每週工作十至二十小時,或者每天工作二至五個小時的人。我的好運不是任何一位心懷感激的老闆或經理賜給我的,交上好運是當我的TED演講受到歡迎時。
如果你每週的上班時間超過四十個小時,加上晚上回覆電子郵件,或在週末寫備忘錄,那麼你最有可能縮短你的工時,而毋需政策的全面改變或經過老闆的允許。我的大半輩子過著經濟拮据的生活,就像大多數的美國人。
」換句話說,付錢請別人幫你割草、洗車、打掃房子或洗衣服,是善用你的金錢的方式,即使這代表你無法買更大台的電視機或者度個豪華假期。再者,如果你的目標是更有生產力,那麼匆忙的行事曆正好造成反效果。
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輕壓力和變得更快樂,多年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最好的辦法是用金錢換取時間,而非用時間換取金錢。出乎意料的是,在這個例子中,比較富有的人有一些不利之處,因為他們更可能將空閒時間用來從事最終會造成壓力的事,例如購物和通勤。當人們在實驗室度過了數十個小時後,他們的勞動所獲得的回報會減少。將近一個世紀後,福特的結論一再被證明為正確。
這份報告說:「光是讓人們覺得他們的時間具有經濟價值,就會導致人們感覺沒有足夠的時間。這是我們的鄰居應該過的生活嗎?那樣的生活是我們想要過的生活嗎?如果想要處理工作過度這個社會弊病,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進行廣泛對話的一部分。
相信我,我不是想告訴你金錢不重要。演講是我選擇在空暇時所做的事,我沒有從中獲得報酬。
一旦你達到可維持生活的收入水平,更多的金錢並不會使你更快樂,但空閒的時間可以。在一九二〇年代,亨利.福特注意到,當他的員工工作過久時,他們的生產力會下滑,而且失誤次數急遽增加。
」請記得,福特並沒有發明汽車。買時間會讓你提升對生活的滿意度,而感覺匱乏則會導致較差的睡眠型態、焦慮、比較不快樂,甚至與肥胖有關聯,因為感覺自己太忙碌的人,比較不會去運動或均衡飲食。即使你的財務狀況勉強穩定,你可能也會選擇加班工作,就像我一樣,因為你相信這最終能改善你的處境。在一項從美國、加拿大、丹麥和荷蘭蒐集資料的研究中,獲得的結論是:「買時間來促進快樂。
而且從過去的經驗,我明白擔心可能會發生什麼事,而讓你的世界變成一團亂,這樣的壓力有多大。事實上,我們幾乎一百年前就知道這個結果。
文: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 我們必須重新評估我們的政策優先順序,並判斷每週工作六十到八十個小時,是否是成年人可接受的事?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資料,在我住的地區,目前的薪資是每小時超過二十二美元。你可能像我一樣,相信無酬的加班會受到注意和獎勵。
餐廳員工、園藝造景師或售貨員的平均薪資是每小時十一美元,而且他們通常沒有病假或有薪酬的假期。想像一下,倘若我總是將空閒時間投資在自己和創意上,而不是一味地替我的公司再多生產一個故事? 如果快樂是你的目標,那麼超時工作可能使你更加遠離維持財務穩定的目標。
发布评论